华建敏在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红十字会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 华建敏
尊敬的胡锦涛主席
尊敬的克伦贝格尔主席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红十字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大会,为我国8位获得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的优秀护理工作者颁奖。我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向她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全国所有辛勤工作在人道服务领域的护理工作者和红十字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国家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今天的大会,胡主席还亲自为获奖者颁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红十字事业的关心、重视与支持,体现了对广大护理工作者和红十字字工作者的亲切关怀。
我国自1983年参与南丁格尔奖章评选以来,已有62人获此殊荣。本届评选我国有8人获奖,是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说明,我国护理工作者在人道服务和护理工作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也体现了国际红十字运动对中国红十字事业和护理事业的高度关注与认同。
本届8位获奖者,有的致力于麻风病护理几十年,兢兢业业,矢志不渝;有的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参与国际人道救援的重要关头,不畏艰险,无私奉献;有的为提升我国的临床护理水平,悉心钻研,倾注了毕生心血。她们同历届获奖者一样,秉承南丁格尔精神,以崇高的品德、严谨的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扎根基层,恪尽职守,为我国的护理事业和人道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全国三千万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都要以她们为学习的榜样,积极践行人道理念,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更加热忱地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服务。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07年来,为祖国、为人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继承我国红十字运动百年来积累形成的爱国进步传统,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正如胡锦涛主席在接见中国红十字会“八大”代表时所指出的:“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中国红十字会作为重要的社会团体,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自然灾害多发,人道需求巨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立足国情,为最需要关爱、渴望得到帮助的群众服务,千方百计满足易受损害群体的人道需求,改善他们的境况,我们红十字会肩负重任、责无旁贷。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紧抓机遇,迎接挑战,发奋图强,大有作为。
当前,红十字事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各级红十字会亟须加快提高能力、增强实力,为完成各项人道救助工作创造条件。破解制约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难题,提升红十字会能力建设水平,需要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的信任和帮助,但更重要的是各级红十字会自身要有改革的勇气、创新的智慧和不断进取的决心。要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体制机制;要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和凝聚广大红十字工作者的主动性、创造性;要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各级红十字会增强责任感、提升公信力。红十字会是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公众通过红十字会这一平台,奉献爱心,捐款、捐物和开展志愿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众。红十字会一头汇聚着人间真情和社会爱心,一头承载着无数困难群众摆脱困境和病痛的企盼,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我们各级红十字会都要更加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始终坚持公开透明、严格管理、依法办事;始终坚持勤俭节俭、艰苦奋斗;始终坚持以比社会其他成员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身。我们一定不负党和政府的重托,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公信力的不断提高赢得更高的影响力、更高的感召力和更高的凝聚力,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与信赖,更广泛地动员和汇聚全社会人道力量,充分发挥人道救助领域政府助手的作用,以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怀,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