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上级动态

凝聚人道力量 推进中非合作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3-05-15 下载

      5月13日上午,“发展与人道”中非合作部长级研讨班在京举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秘书长比开利·格雷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黛琳应邀出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宝生,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商务部援外司副司长余应福,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王海京,秘书长王汝鹏等出席开幕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非洲国家红会和有关部委官员、支持企业以及各省(市、区)红十字会代表参加活动。赵白鸽主持开幕式。

  此次研讨班主题为“发展与人道”,旨在通过政府、红十字会、国际组织等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讨论,为人道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高层次的国际平台,分享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理念和观点,共同推动中国和非洲红十字运动的发展与国际合作。

  开幕式上,华建敏发表讲话。他说,今年是红十字运动诞生150周年,以“发展与人道”为主题举办中非部长级研讨班,共同探讨强化红十字运动在发展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深化中非在人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体现了国际人道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中非友好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很有意义。发展与人道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领域,也是红十字运动的重要议题。发展要立足于以人为本,贯彻人道理念,更多地注重投资于人,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道理念的实践不仅体现在维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也体现在维护人的权益,提高弱势人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自然灾害等紧急状况可能导致的各类风险。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如何顺应人民需求,在促进弱势人群发展、改善人民福祉方面,更多更好地发挥人道组织的力量和作用,是摆在红十字运动大家庭每个成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华建敏说,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与非洲各国是好朋友、好伙伴。当前,中非合作正逐步从政府间合作走向政府间、非政府组织间以及民间的全方位合作。中国红十字会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与非洲国家红会的务实合作,努力加强对非洲国家在民生领域的人道援助。举办中非部长级研讨班,就是希望通过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不断加强与非洲国家红会以及红十字运动大家庭各位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人道事业的蓬勃发展。

  华建敏特别感谢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在四川芦山地震期间给予中国红十字会的支持,介绍了中国红十字会在芦山地震发生后采取的行动。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时间组织37支红十字救援队、700余名队员参与抗震救灾和救助行动,充分发挥了专业组织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完成紧急救援任务后,中国红十字会除了继续做好灾区群众生活救助,还在抓紧开展灾区恢复重建的前期工作。

  彼得·毛雷尔在致辞中说,中国红十字会在推动国际红会交流合作、搭建援助非洲国家平台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次中非合作部长级研讨班在迅速变化的全球化背景下为发展新的伙伴关系、探索合作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也是寻求加强中非人道合作与能力建设途径的良好契机。

  比开利·格雷塔、罗黛琳也分别致辞,称赞了中国红十字会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帮助非洲国家发展上做出的努力。

  赵白鸽总结了与会代表的核心观点和建议。她说,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交织,新的人道需求不断出现,求和平、谋发展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如何满足不断出现的人道需求、为面临危机的人道主义制造“降落伞”,是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所有成员都要考虑的问题。红十字会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尤其要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把“发展与人道”同公民社会建设相结合,整合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资源,共同满足多元化的人道需求。中非合作在发展与人道中具有重要地位,努力打造好中非合作与交流平台,对于双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月13日至15日,与会各方将围绕“发展与人道”、“中非合作与企业责任”、“红十字会治理与能力建设”三个专题展开讨论,包括国际和中国人道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形势、中非人道领域合作、人道事业的企业参与和资源动员、红十字会治理与善治、如何加强能力建设等话题。研讨班期间,与会代表还将实地查看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