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上级动态

加强交流合作 推动人道法传播——“东亚和东南亚国际人道法:宣传和实施行动”地区会议在京开幕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3-07-04 下载

       6月27日,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东亚和东南亚国际人道法:宣传和实施行动”地区会议在北京开幕。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李金华,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赵白鸽,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委员、国际人道法原理研究中心前主任伊夫·桑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蒂埃里·梅拉,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等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外交部,教育部,司法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央军委法制局,中国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来自东亚、东南亚11个国家的代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官员及专家学者。赵白鸽主持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上,李金华发表讲话。他说,今年是纪念红十字运动诞辰150周年,召开会议共同研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和实施国际人道法等重要议题,充分体现了东亚、东南亚各国及国际社会对人道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今年5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莫雷尔主席时指出,人道主义事业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高度重视和支持红十字事业,愿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加强合作,为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他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需求。当前,国际形势虽然总体保持和平稳定,但一些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全球人道主义需求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地区冲突久拖不决,社会动荡不断,新旧危机此起彼伏,人道工作负担不断加重;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多国经济民生等遭受严重冲击;三是自然灾害、粮食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更加突出,在部分地区与武装冲突交织叠加,使国际人道形势雪上加霜。他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实施国际人道法都面临着巨大的人道需求,希望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人道国家委员会的作用,为开创国际人道法在各国传播和实施的新局面,促进国际人道主义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蒂埃里·梅拉介绍了当今国际局势下发展和实施国际人道法面临的挑战。他呼吁各界加强对武装冲突及其他紧急情况下人道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赵白鸽作《中国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展望》主旨发言。她指出,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通过五方面工作推动国际人道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一是认真开展国际人道法的研究、立法、修法及履约;二是大力促进国际人道法的合作与交流,如我们面向各国政府和红会官员,主办了中非、亚太地区部长级培训班和中亚地区国家红会人道工作能力建设研修班。三是积极推动国际人道法在各领域的传播,如在军事、文化领域开展国际人道法传播活动;四是举办国际人道法培训班,培训国际人道法传播骨干和志愿者;五是动员公众参与,如开展人道法知识普及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举办全国青少年红十字知识大赛、全国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等。赵白鸽强调,当今世界更加需要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事业要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动员和参与,更广泛地促进国际人道法的传播与实践。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将围绕“当今环境下发展和实施国际人道法的挑战”“武装冲突和其他紧急状况下卫生保健的获取和提供”等议题进行专题讨论。

      背景资料

      国际人道法是指出于人道原因,而设法将武装冲突所带来的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一系列规则的总称,其主体包括四项《日内瓦公约》及附加议定书。中国作为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缔约国,长期以来始终认真履行日内瓦公约,积极参与国际人道主义事务,在传播和实施国际人道法方面享有良好国际声誉。

      2007年,我国政府批准成立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简称“人道法国家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外交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文物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央军委法制局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人道法国家委员会自成立后,为传播和实施国际人道法、加强我国对国际人道法的研究和运用做了大量工作,在积极开展国际人道法立法及履约工作、加强国际人道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道法传播和实施、推动国际人道法知识普及培训、倡导公众参与国际人道法传播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积极推动下,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设立了“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及类似机构。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