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人代表芦山震区见证善款“去哪儿了”
“虽然还只是个工地,但我知道我们捐的钱就是用到这里的。”在四川荥经县天凤乡凤槐村红十字博爱家园的施工现场,来自哈尔滨的捐赠人代表李宴群如是说。
2013年“4·20”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李宴群所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起了职工爱心募捐,筹集了24.5万元人民币通过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捐赠给地震灾区。
一年来,李宴群和同事们都关注着这笔捐款的动向,“虽然我们不担心这笔钱的去向,但还是想知道究竟用到了哪里”。
22日至23日,中国红十字会“重建希望,善行雅安”活动在雅安展开,包括李宴群在内的数十名捐赠人代表分三组走访了20多个由红十字会参与的重建项目,亲眼见证善款究竟“去哪儿”了。
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红十字会共接收芦山地震捐款9.35亿元,其中6.47亿元已明确具体用途,其余款项正在安排中。为更有效地使用捐赠资金,红十字总会根据国家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捐赠人意愿,统一规划使用捐赠资金,确定捐赠援建项目。
“总会把重建的资金统筹起来,再集中安排捐赠项目,并尽可能地按照省份来划分项目。”中国红十字总会筹资与财务部部长查慧勤表示,现在的重建模式是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重建工作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这样既利于减少成本投入加强监管,也能够让捐赠人了解自己所捐助的项目情况”。
在此之前,经过对灾区的实地考察,中国红十字总会按照其宗旨和捐赠人的捐赠意向大致确认了医院、学校和新村三类重建项目。
2013年7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北京举行了捐赠人代表大会。在充分尊重捐赠意愿和灾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各省红十字会和捐赠人代表对芦山254个捐建项目进行了认领。
一个月后,中国红十字会与四川省政府签署了《关于援助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备忘录》。期间,各省红十字会还就捐建项目的信息与捐赠人进行了及时沟通。
“他们有征求公司意见,用捐的钱来修这个小学。”安徽省双轮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传煜告诉记者,公司每个员工都有捐款,“回去之后能给大家有个交代了,这个学校,咱们有份!我捐的2000元至少还是能买好些砖的。”
走访过程中,不少人对捐建项目未来的信息公布提出了询问。来自海南的徐丹表示,她希望能够及时获悉捐建项目的进展情况。
对此,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筹资与财务部筹资处处长陈启洪说,除直接告知外,捐赠人还可以到红十字会总会的官方网站上查询,254个项目的信息都会不定期更新。“几天前,所有项目的信息和资金来源都已经传回北京,网站后台正在处理。”
陈启洪同时表示,由于人手有限,无法保证每周对信息进行更新,“比如地基弄好了,框架修好了,主体封顶了,正式完工了,这些重要节点是肯定会更新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