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百姓生命健康的保护伞——上海市红十字会开展现场初级急救培训纪实
今年5月某一天,家住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的梁老先生在家休息,突感心脏不适,随即昏倒在地,心跳、呼吸骤停。老伴钱女士一个月前参加过街道红十字会组织的急救培训,她马上呼叫他人拨打120救护车,自己则开始为梁先生实施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达才移交医生。随车医护人员说,如果没有及时救护,老先生可能有生命危险。事后,钱女士感慨地告诉居委会:“亏得参加过红十字会的急救培训,让我学会了心肺复苏的技能,没想到真派上了用场。”
这是上海发生的众多群众自救互救案例中的一个。
据上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马强介绍: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在自身遭遇意外时实施有效的自救,更能在他人需要施救时予以救护。近年来,上海市红十字会着眼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深化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培训,着力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历年共有500多万市民接受了现场初级急救培训,接受培训人数已逾上海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
变政府实事为惠民工程
2010年,上海举办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为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确保世博会举办“成功、精彩、难忘”,上海市红十字会经过酝酿和准备,于2007年底就向市政府建议,在全市开展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得到了肯定和支持。2008-2010年,市政府连续三年将“群众性现场应急救护培训”列入了政府实事项目。2009年起,上海市红十字会又与世博局合作,承担了园区工作人员、服务外包人员、世博园区内志愿者和城市服务站专业岗位志愿者急救培训任务。通过全市各级红十字组织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市建立240个红十字急救培训基地/站,完成1000名师资、10万名红十字救护员、100万名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和约9.058万名园区工作人员、服务外包人员、世博园区内志愿者和城市服务站专业岗位志愿者急救培训任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使现场初级急救培训这一政府实事变成长远“好事”,惠及更多市民,上海市红十字会在完成政府实事项目后,及时下发了《关于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长效机制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机制、标准及要求。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培养。目前全市已拥有800多名具有救护培训上岗证的师资、130多名骨干师资。在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加强了“现场初级急救公益培训”项目的宣传力度,积极接受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爱心捐助及公益社会培训,以弥补培训经费的不足。及时对各区县急救培训基地(站)进行调整、备齐、充实各类器材。目前,“组织志愿者参与急救等基本技能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已被市政府列入《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开展现场应急救护培训已被列入“新入学的高一大一学生、学校新任班主任、部分区县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的内容。
变知识普及为实战技能
大前年,有市民来信反映,经过市红十字会现场救护培训的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时手忙脚乱、不会处置。
市民的来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现场救护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上海市红十字会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个别基层单位对培训质量重视不够,满足完成任务、追求培训数量;个别培训老师注重讲授理论知识,不注意实际操作。为此,上海市红十字会在总结前几年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对救护培训的教学大纲、技术标准、考核标准、发证管理进一步作了统一,突出了实际操作方面的要求。建立了师资考核上岗、教学评估和意见反馈制度,加强了督促检查,提高了培训老师的授课质量。先后投入近百万元,购买了模拟人和三角巾、毛巾、止血带、绷带等物品,供市民培训时练习。加强了培训考核,参加培训的市民只有通过理论和实操考核,方能领到培训证书。
为适应野外救护需求,上海市红十字会于2013年投资20多万元,将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部分场地改造成了“练兵场”,模拟、设置了野外实战中常见的沙坑、平衡木、模拟山洞、绳索桥等,供救护队员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
“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目前,各区县红十字会、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高校红十字会及各培训站(点)都加强了现场初级急救演练,每年还层层开展应急救护比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实际动手能力。
变一方唱戏为多方共吟
采访中,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孙大红说: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要真正在全市扎根、开化、结果,必须由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来完成。
几年来,上海市红十字会在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中,一方面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汇报情况,寻求它们在资金、人员、场地等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共同开展培训。如与市教委一道,每年对全市新入学的高中生、大学生进行培训;与市级机关党工委一道,组织市级机关公务员培训;与市民政局、市应急办、市民防办、市文明办等相关委办局共同举办群众性应急救护演练等。
2013年,上海市红十字会联合了8家单位,共同举办了“2013年世界急救日主题活动——暨上海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该项活动从4月开始,在全市红十字系统中进行,参赛单位覆盖社区、街镇、区县红十字会,全市高校、红十字冠名医疗单位。各参赛单位从初赛到复赛,层层开展、逐步推进;广大群众积极报名、踊跃参赛。9月14日上午,在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举办了决赛。历时半年的群众性救护技能大赛,共有175支救护队、793名救护员及无数的普通群众参加。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锻炼和检验了红十字救护队及救护员的应急救护水平,而且更广泛地宣传了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增强了公众参与培训、开展自救互救的意识,提升了上海城市群众性抗灾、自救互救能力,提升了上海城市的文明程度。
“众人拾柴火焰高”。上海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已逐步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农村、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机关、走进了企事业单位……。
来源:上海市红十字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