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上级动态

开启红十字天使计划新十年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5-01-22 下载


 

■  孙硕鹏

2015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十字天使计划”迎来十年节点。

“红十字天使计划”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于2005年创立的公益项目,十年来共动员和投入公益资金27亿元,救助贫困大病患儿逾10万名,援建乡村博爱卫生院(站)2271所,培训乡村医生5500多名,受益人口达3000万人。2008年以来,红十字天使计划及其子品牌“嫣然天使基金”“中国红行动”“小天使基金”等先后获评“中国慈善奖”。

十年天使计划,拓展了红十字人道服务内容,也让公众逐步认知和接纳中国红十字运动衍生出来的“天使”公益品牌。2012年7月,红十字天使计划写入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以一种制度安排的方式,确立了其在整个红十字人道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十年天使计划,我们应该从她的过去汲取什么,又应怎样计划她的新十年?

坚守人道诉求的持续发现和干预

人道诉求,从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本义来讲,就是求生的欲望;如果把红十字运动定义为人类自我保护行动,天使计划就是红十字运动“工具性”设计之一。

中国红基会以“天使计划”定义自己的使命,旨在发起一项以“保护生命”为主题的系列公益行动,目标人群是国际红十字运动定义的“最易受损害群体”,主要是两大类: 一类是因灾、因病产生的贫困大病患儿、流离失所者等需要直接救助的人群;另一类是潜在的风险人群,包括处于灾难易发地区、卫生服务脆弱地区、生计乏力地区等被潜在的人道危机威胁的人们。

天使计划具有鲜明的红十字运动价值内涵,即为深陷灾难和疾患的人们推出,为人道且有尊严的生活设计。其项目内容既包括健康干预、救灾赈济等直接救生行动;也延伸为教育扶持、社区支持、环境保护等预防性行动。十年中,这些项目相继创制,著名的有“小天使基金”(救助白血病患儿)、 “天使阳光基金”(救助先心病患儿)、“嫣然天使基金”(救助唇腭裂患儿)等组成的医疗救助板块;赈济家庭箱、灾后恢复和博爱家园等组成的救灾赈济板块;博爱卫生院(站)、红十字救护站、乡村医生培训等卫生服务板块;博爱学校、乡村教师培训、红十字书库等教育支持板块。

虽然这些板块并不能对应所有人道诉求,每个板块也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但要承认它们都契合了当时的人道诉求,都是应运而生的应急措施——这可以用中国红基会的公益口号来诠释:我们都是海边捡鱼的孩子。

一场海啸将无数条鱼甩到沙滩,生死一瞬间,目击者是等待一种制度安排将所有鱼带回大海,还是立即伸出手,能救一条救一条?——我们只能选择后者。

天使计划的实施主体是红十字组织,而非掌握公共政策和公共资金的政府机构,它不可能、也没有力量覆盖所有需要救助的人群。但是,它可以使用有限的资源,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天使计划的运作方式,一是通过传播人道价值理念,动员社会资源,寻找志愿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计划,体现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二是争取政府公共政策和公共投入,通过政府购买和委托方式,对特定人群进行人道救助,也是一种政府助手作用的体现。十年来,天使计划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天使计划更大的突破,还在于推动建立人道诉求的主动发现和适时干预机制。2012年以来,中国红基会发起 “天使之旅”志愿行动,持续招募志愿者,深入民间发现人道诉求、寻访救助对象。2013年,中国红基会开始独立发布人道诉求系列报告。同年,联合中国公益研究院和47家公益机构,倡导建立中国儿童大病救助公益组织联合救助和政策推动机制。

十年来,在天使计划和其他公益机构开展的医疗救助的持续试水和推动下,白血病、唇颚裂、先心病等病种,或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或提高报销比例。我们已经深切体认到,社会力量既是社会救助的参与者,也是公共政策的推动者,是社会不断走向成熟的引擎。从等待求助申请到主动发现救助需求;从个案救助到影响公共政策,这是人道责任的驱动,也是人道救助走向成熟的标志。

突出改革创新,契合民生需求

十年天使计划享受了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红利,也经历了公益转型的阵痛。未来十年,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将让渡出更多空间和资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总量稳定增长,中产阶层日渐形成,公益慈善文化日益彰显,中国公益大有可为。这是天使计划又一次转型升级的新机会。新的十年,天使计划必须更加突出改革创新,使公益项目和产品更加契合民生需求,更加契合红十字运动的核心价值理念,更加契合公益事业发展规律。

要专注目标人群。天使计划新十年,将持续关注中国最易受损害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境况,持续发现和反映人道诉求。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面临生命和健康危机的人群,尤其是儿童,仍然是我们首要关注的人道救助对象;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生活保障和灾后生计恢复面临严重困难的,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人群;处于灾难易发地区、卫生服务脆弱地区、生计乏力地区、教育缺失地区等,被潜在的人道危机威胁的人群,我们将持续关注。同时,社会转型期造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城市底层流动人口等新生最易受损群体,也将纳入我们关注的视野。总之,今后十年,天使计划服务人群要更加明确和集中,要凸显人道主义工作宗旨和目标。

要优化服务内容。人道主义是红十字运动的核心。今后十年,天使计划将紧紧围绕“保护生命与健康”的人道主义宗旨,对现有公益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改造。一是做强、做实儿童大病救助项目,适当扩大救助范围,力争将再障、脑瘫等病种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同时加强政策倡导,探索联合救助模式,不断扩大救助覆盖面。二是升级赈济家庭箱救援品牌,关注灾害易发地区的防灾减灾,有序参与灾后重建,切实做好救灾赈济工作。三是继续关注乡村基础卫生教育条件改善和生计发展,扎实开展健康干预、博爱助学、博爱家园等项目。四是应对转型期新生人道风险,开发策划包括健康筛查、心理支持、环境保护等适应新需求的项目,不断拓展受益人群。

要提升动员能力。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体系创新趋势,争取更多政府购买服务,力争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稳定增长;要凸显基金会的社会公益资源汇聚平台定位,创新资源动员模式,完善筹资激励策略,健全客户维护制度,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下大力气开源挖潜。要升级“天使之旅”志愿服务平台,畅通与其他公益机构的合作渠道,拓展天使计划社会参与范围。

要强化要素支撑。要从品牌建设、技术支持、管理升级和人才保障四个层面,进一步突出创新驱动,强化天使计划发展要素支撑。一是要加强品牌研发、策划,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形式,拓宽传播渠道,打造具有强大公益市场竞争力的机构和项目品牌。二是要加快推进整体信息系统搭建和新媒体应用进程,从技术上为实施公益项目和再造业务流程提供支持。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从理顺业务实施流程、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出发,优化业务结构和职能布局,提升秘书处管理和执行效率,进一步完善综合性监督体系,推进公开透明进程。四是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引入、培养,完善竞争择优、优胜劣汰机制,努力为机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人力支撑。

送别中国红十字会110周年华诞,2015年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50年前,在维也纳,第20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上通过了著名的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我们应该牢记这样的表述:“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痛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本运动是个志愿救济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回报。”

2015年,天使计划将带着这样的价值追求,向新的十年进发。

(作者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